構件組裝:根據具體的構件圖紙裝焊成H型。
組裝前,零件部件應經檢查合格,連接接觸面和沿焊縫邊緣每邊30-50 mm范圍內的鐵銹、毛刺、污垢、塵土等應清除干凈。
零件若有拼接接料,應在組裝前進行;構件的組裝應將其部件經組裝、焊接、矯正、鉆孔、坡口后進行。
鋼柱的組裝,應在鋼平臺上的專用工具上進行;鋼柱的組就以銑端頭為基準線定位柱身上的各零件,同時要按具體的焊接工藝要求,將放出的焊接收縮余量均勻的分布在零、部件之間
若在鋼件上點焊卡具進行組裝,在拆除卡具時不得操作母材;對殘留的焊疤應修磨平整。
組裝順序:對于H型鋼,先裝成T型、再裝成H型,焊接及焊接檢驗完畢后進行端部構件組裝。1.9焊接
焊接前,焊工應復檢焊件接頭質量和焊區的處理情況,當發現有不符合要求時,應休整合格后方可施焊。
對接接頭、T形接頭、角形接頭、十字接頭等對焊接縫及對接角接組合焊縫,應在焊逢的兩端設置焊逢引弧和引出板,其材質和坡口形式與焊件相同。引弧和熄弧的焊縫長度;用于埋弧焊應大于50mm;用于手工電弧焊及氣體保護焊應大于20 。焊接引板和引出板應采用氣割的方法切除,并修磨平整,不得用錘擊落。
焊接時,焊工應遵守焊接工藝規程,不得自由施焊,不得在焊道外的母材上引弧。
焊接時,不得使用藥皮脫落或焊芯生銹的焊條和受潮結塊的焊劑及已熔燒過的焊渣。
焊絲在使用前應清除油污、鐵銹。
焊條、焊劑使用前應按產品說明書的烘焙時間和溫度進行烘干,保護氣體的純度應符合焊接工藝平定要求。
定位焊應按下列規定進行:
焊前必須按施工圖和工藝文件檢查坡口尺寸、根部間歇等,如不合要求,不能定位焊。
定位焊所采用的焊接材料型號,應與焊件材質相匹配。
定位焊焊角尺寸不宜超過設計焊縫厚度的2/3。且不大于6mm,焊縫長度不宜小于25 mm,焊縫間距400-600 mm,定位焊的位置應布置在焊道以內。
定位焊不得有裂紋、夾渣、焊瘤等缺陷。
焊接前必須清除焊接區的有害物,并應符合下列要求:
埋弧焊及用低氫焊條焊接的構件,焊接區兩側必須清除鐵銹,氧化皮等影響焊接質量的臟物。
清除定位焊的熔渣和飛濺。
熔透焊縫背面必須清除影響焊透的焊瘤熔渣、焊根。
焊縫出現裂紋時,焊工不得擅自處理,應查出原因,訂出修補工藝后方可處理。
焊縫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數,不宜超過2次,當超過2次時,應按專門制定的返修工藝進行返修。
要求局部探傷的焊縫,有不允許的缺陷時,應在該缺陷兩端的延伸部位增加探傷長度,增加的長度不應小于該焊縫長度的10%,且不應小于200 mm;當仍有不允許的缺陷時,應對該焊縫100%探傷檢測。
焊縫質量等級及缺陷等級應滿足設計要求和《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中規定的驗收標準要求。1.11成品矯正、打磨、編號。
構件焊接后的變形,應進行成品矯正,成品矯正,加熱溫度不宜大于650°C。
凡構件上的焊瘤、飛濺、毛刺、焊疤等均應清除干凈。要求平的焊縫應將焊縫余高磨平。
零、部件采用機械矯正,一般采用壓力機進行。
根據培育配工序對構件標識的構件代號,用鋼引打入構件翼緣上,距端500 mm范圍內,構件標號必須按圖紙要求編號,標號要清晰,位置要明顯。
應在構件打鋼印代號的附近。
用紅色油漆筆標中心線標記并找鋼引。